炎熱的天氣在外奔跑了一下午,我想起多年前的今天,正結束在百威城:巴德傑維契České Budějovice 的導覽,隨著太陽的角度從正午逐漸下落,歐圖卡二世廣場的顏色跟著變幻,我也來杯著名的當地啤酒準備下班。




一口就能喝出波西米亞,平滑柔順和清淡乾爽的口感,就像這城市給人的感覺。
捷克人將巴德傑維契 České Budějovice 當地出產的啤酒都稱為Budweiser,可以翻譯成百威啤酒,所以百威啤酒其實是一種產地特有啤酒的概念。
百爺啤酒 Budějovický Budvar

捷克啤酒廠Budějovický Budvar,台灣引進之後取名為百爺啤酒,帶有一點宣稱我是百威祖師爺的含義,和美國啤酒廠Budweiser Anheuser-Busch生產,台灣熟知的百威啤酒背後有著長達百年的糾葛。
與百威啤酒 Budějovický Budvar 的百年糾葛

台灣比較知名的美國百威啤酒,創始人 Adolphus Busch 曾來到捷克的巴德傑維契學習釀酒技術,回到美國之後創立了百威啤酒Budweiser,用了和產地一模一樣的名字。
當然這讓捷克人很不開心,明明就是在美國做的,怎麼能用Budweiser的名字。
兩大啤酒廠開始不斷地打了百年的官司,最後在兩方都不退讓的尷尬情形下分割了世界,就像15世紀的教皇子午線。
Budějovický Budvar的啤酒在美洲和菲律賓,使用的名稱是Czechvar ,而Anheuser-Busch在歐盟大部分地區會用Bud的名字,下次旅行的時候可以仔細觀察看看,你就知道現在待的國家處於誰的勢力範圍。
台灣屬於中立地區,兩種啤酒都是標他們的原本名稱。
無論如何,啤酒本身都是對的,百爺也好、百威也好,都是適合在夏天痛飲一番的拉格Lager。懷念美國的時候,來杯Budweiser,想念捷克的時候,就來杯Budějovický Budvar吧!
